林学中加团队的成员们在7月22日正式开始上课。上午的课在八点半开始,教授Oven从八点二十五分开始立在门口,对之后进教室的每个学生都说,要快点来咯,八点半一到,课程准时开始。先是教授的自我介绍,从大学开始,到学术研究再到教学经历,还show了一下他独特的象征着教学水平的衬衫。
接着讲了课堂的rule,考虑到我们中国学生需要倒时差,再加上中英文转换比较烧脑,举手示意以后可以睡觉但不许打呼噜;另一点是为了保证大家的听课效率,要去洗手间的随时可以站起来去;教授会回复电子邮件,有任何学习甚至生活的问题都可以劳烦他,就算不会,他也可以帮忙问别的人。之后教授下发了白色卡纸,可以折叠以后立在桌子上,方便老师认学生的名字。
结束了这些准备,An Introduction to Urban Forestry课程正式开始。从温哥华的历史开始娓娓道来,第一批土著人种移民,新大陆的发现,城市的诞生,人口的增加……森林面积不断减少,直到1925年,富人才在庭院里种植树木,七十年代以后才开始有了行道树的概念。这倒是非常interesting的地方。我们总是觉得国外生态环境好,人与自然和谐共处,天蓝树绿的,其实城市林业也不过是最近这四十年发展起来的罢了。也不必妄自菲薄,就算中国从我们这一代开始重视绿化,也能在不久的将来发展成环境友好型社会。
国外教授都非常重视小组讨论和头脑风暴,第一节课竟然给出了20分钟,同桌讨论the benefits of natural urban forestry。本以为时间太过充裕,然而真正用脑子去琢磨,很快20分钟就过去了。课堂气氛也是挺活跃的,每个小组说一个优点,加起来也是满满一个黑板了。最后教授给我们总结了22个优势,有些看起来挺无厘头,但经过他一解释倒是有理有据逻辑缜密。
第一节课的三个小时过的还是有点轻松,只是快结束时又饿又困。相比而言下午的课程要累得多。
最初的流程也是一样,教授Sara的自我介绍和课程介绍,以及今后活动规划的告知。接着,Sara另辟蹊径,发下了白纸和铅笔,叫学生们画下自己熟悉的地方的地图,大家争先恐后地介绍画的母校,小区,设想的城市,气氛一下子活跃了。开始了urban green spaces and wellbeing的第一节课。
这节课Sara抛出了一个概念[the ecological footprint]这也是一个很形象的指标,描述当今世界的资源状况以及城市林业的必要性。现在的城市面临种种问题,无论中外,该如何解决呢?这里又是一个小组讨论,然而我只能想到我国西部墙上的标语[少生孩子多种树]。从学术上来看,有七个rules 来使社区可持续发展,在这里就不一一阐述了。Sara的语速较快,听起来略有吃力,但是有同学向她反映了,也许明天大家的接受度能高一点。
接着另一位教授来讲述walkability的概念,以及城市规划的一些基本介绍。这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内容,用到了地理信息系统,倒是有点文科的感觉。教授的ppt上的内容大多都是他自己的研究成果,用他和助手在美国选取的一个区域的变化来形象直观地表述交通、绿化、商店等对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的影响。这位教授语速更加快,听得很多同学都云里雾里,以后还是要加强词汇的积累和听力的练习。
中加班在国内的课程也是比较西式的,注重平时得分,期末只占30%。然而像守时方面做的并不如国外。同时,外国人比较讲究称呼,有name card,老师可以方便地叫出每个人的名字,而不是用手一指。除此之外,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,也不如国外这么放得开聊得来,这个师生双方都有一定责任,但师生平等的思想观念也不知是好是坏,世界上总得有些权威存在。我们也不能说国外的一定就是好的,我国很多东西都是海归们这个国家搬一点那个国家借鉴一点,结果其实并不符合国情。关于在加拿大的这些,也只能算是一个见闻,或许可以搞个试点做做实验看看,中西方教学模式哪家强。